合法的配资炒股平台 宋志平:半部《论语》做企业
发布日期:2024-10-30 02:59 点击次数:15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正和岛
2015年6月25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在曲阜孔子研究院作了题为“半部《论语》做企业”的演讲,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三十多年的企业实践,充分融合东方儒家思想和西方现代管理精髓,浓缩提炼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思路。
在宋志平看来,“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要始终以人为中心,把实现人的幸福和价值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追求,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的主线。
以下是宋志平本次演讲内容整理,一些观点很具有启发意义。
口 述: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
来 源:行动教育(ID:ActionEducation)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书中凝结的做人之道、治学之道、治国之道,千百年来深深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认真翻阅《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在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重温总书记这番话,从《论语》中汲取丰厚的思想智慧,意义深远。
我今天的演讲正是和《论语》这部著作有关,题目是“半部《论语》做企业”。大家都知道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有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大意是赵普靠着上半部《论语》处理政事,屡建奇功。
但与这个典故不同,我所指的“半部”,不是半部书,而是虽然学习《论语》多年,仍感觉学得不够深入透彻,仍是一知半解。但即便如此,通过学习应用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核心理念,对我做企业帮助非常大。
孔子在《论语》中开门见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精神追求与达观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结合自己近40年来的企业经历,套用《论语》的话说就是,“终身做企业不亦乐乎”。
我崇尚一生做好一件事,始终把做企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乐趣所在。我体会,做企业应该是人生的乐趣,也只有有兴趣才能做好企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是1979年大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中国建材集团工作,先在北京新型建材总厂做了4年车间技术员、10年工厂推销员(期间做过销售科长、处长、副厂长)、10年厂长,后来在中国建材集团做了14年一把手,其中有5年时间同时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两家央企的董事长,把两家企业同时带入世界500强。
清爽去屑止痒洗发水:告别头皮问题的科学力量头皮问题可能让您感到不安,但这款清爽去屑止痒洗发水将成为您的救星。这款温和而高效的洗发水汇集了多种强大的成分,帮助您赶走头皮上的困扰。首要成分包括二硫化硒(0.9%)、OCT(Octopirox,0.9%)和水杨酸(0.5%),它们是去屑和头皮健康的关键。二硫化硒:这一有效成分是抗真菌的杰出代表,可降低头皮真菌滋生,减少头屑的形成。它还能减轻头皮瘙痒和炎症,让您的头皮感到清新舒适。OCT(Octopirox):又一强大的抗真菌成分,能快速减少头屑,并消除头皮瘙痒,让您的头皮焕然一新。水杨酸:作为温和的角质剥离剂,它帮助去除多余的角质细胞,降低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的风险,使头皮更加健康。此外,这款洗发水还富含十多种珍贵的植物提取物,如苦参根、积雪草、油茶籽、肥皂草、虎耳草、虎杖根、黄芩、茶叶、光果甘草叶、迷迭香和母菊提取物。这些植物提取物平衡、滋养和舒缓头皮,提供全方位的头皮护理,使头皮环境更加健康。这款清爽去屑止痒洗发水不仅有效清除头屑,还改善头皮状况,消除瘙痒,为您的头发创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选择这款,享受健康头皮和靓丽发丝的无限自信。头皮屑和头油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许多人的头痛之处。如果你也在为头皮屑和油脂问题而苦恼,那么让我们介绍一款解决方案——花诉妍专研去屑洗发乳。它不仅含有二硫化硒这一超强去屑成分,还富含十余种植物提取物,能够有效去除头皮屑的同时温和保护头皮健康。而其中的水杨酸更是能够深层清洁头皮油脂,让你告别油腻感,拥有清爽健康的头皮。
1、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热玛吉的价格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价格可能会相对较高。
所以,我常讲,我的企业经历很简单,35年来一直都在企业工作。
但同时,我的企业经历也挺丰富,因为做企业的过程中也有不少难忘的故事。1993年,我刚做北新厂长时,厂里揭不开锅,经营非常困难。当时我只有36岁,面对几千名“嗷嗷待哺”的职工,压力非常大。
怎么做?我想,做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人,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大家关心这个企业。那年春节刚过,石膏板厂大修,车间领导让我去给热烟炉点火。
我把火把投到热烟炉后转身对大家说:“其实我最想点燃的是员工心中的火!”最终大家集资四五百万启动了生产,度过了那场危机。现在,北新建材已成为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石膏板企业。
2002年,我到中国建材集团担任总经理时,同样面临困境。就在宣布任命的当天,我坐在主席台上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因为欠债,一家公司要冻结我们所有的资产。
当时中国建材集团负债累累,我们痛定思痛,攻坚克难,通过调整战略、深化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营业收入从20多亿增至超过2500亿。
2009年4 月的一天,我正要去国外路演,在去机场的路上被叫到国资委,去了才知道是让我同时做国药集团的董事长。
任职国药的五年间,由于要兼顾两家企业,我几乎没有一刻停歇,被媒体称为“最忙的董事长”。值得欣慰的是,五年里国药营业收入从400多亿增加到超过2000亿。
说到《论语》,这些年来我反复诵读原文,也看过不少白话文译本,脑海中搭建起孔子主要思想的立体框架,这不仅影响了我做企业的思路,也由此构筑了我的企业观。
但同时,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感觉自己只理解了一些皮毛,内心还有很多问题。去年卸任国药董事长后,我的时间相对宽松了些,“五一”假期来到曲阜孔子研究院学习了三天,杨朝明院长给我做了悉心的指导,后来学院还给我发了研究员聘书。
其实,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一些大企业家常常会到僻静的地方静思,考虑一些哲学命题和终极问题。今天,中国的企业家也到了潜心学习、静心顿悟的时候了。
我觉得曲阜就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来的地方,面对圣人,我们可以叩问自己的心灵,理一理思路,想想做人做事的道理和人生方向。
从去年“五一”到现在时隔一年多,这一年多来我有哪些知识活学活用了?有哪些新的思考?借今天这个机会,正好跟大家做一个汇报交流。
在孔子的故里谈孔子、谈《论语》是有压力的,我今天就班门弄斧,从企业实践的角度讲讲学习《论语》的体会以及《论语》对于企业的指导价值。
我体会,学习《论语》既要通读也要精读,一些经典语录更要反复学习、揣摩和升华。但同时,学习《论语》和孔子思想要把握主要精髓,不能拘泥于机械的背诵,更不能生搬硬套。
尤其做企业,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把《论语》的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对接,做到古为今用、中西合璧。
现代企业管理包括几个大的方面,一是战略和文化,二是组织行为,三是量化分析,四是科技创新,五是市场运作。在这些工作中,《论语》给我们的帮助更多是在企业战略、文化、组织行为管理以及市场运作方面。
孔子生活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一个信息落后的时代,其思想大部分集中在治国理政、人际关系、组织行为等方面,更多的是在讲修己安人的哲理,因此《论语》等著作无法回答我们今天的所有问题。
但是,孔子思考人性与人的价值,他的思想具有超越性的意义,他的“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敬天爱人”的平凡思想、“天下为公”的治理理念、“过犹不及”的辩证哲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克己复礼”的廉政精神、“节用爱民”的民本思想,以及其个人达观的精神、仁爱的情怀、对名利的平常心等等,既可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份指南,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也可以成为管理者内心的一面镜子,时时校正我们心灵的方向。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跟大家谈谈我的体会。
关于企业的发展观
企业到底该怎么发展?孔子有两个重要观点可以用来考量我们对企业发展“度”的把握,以及处理企业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即“过犹不及”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过犹不及”的“中道”思想与我们今天讲的新常态下的平常心一脉相承。我主张做企业要把握度和平衡:一是不要什么都做,有舍才有得;二是考虑可持续,既要看眼前更要计长远;三是考虑承受度和风险,有底线思维;四是订立“三分天下”的市场战略,而不是包打天下。
拿发展目标来说,企业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增速越快越好呢?过去我们多强调企业要做大,后来在做大的基础上又强调做强做优。“大”指的是实力,“强”指的是竞争力,“优”指的是效率。
也就是说,企业在订立目标时,不止是追求规模,还要提高竞争力、优化企业资源、提高企业效率。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增速从过去的两位数降至7%左右,这对于很多习惯于依靠投资和要素拉动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前些年我去日本调研时,三菱集团的社长跟我说,日本的年轻人很向往30年前的经济高速增长时代,但那时虽然日本经济发展很快,环境等问题却很突出,大街上人人戴口罩,近海没有鱼,河流都是臭水沟。
现在日本GDP增幅很小,但是经济发展很好,城市也很环保。在东京和大阪,我对当地中国人的就业压力和消费水平做过了解,得到的答案是,他们在日本生活比在北京、上海轻松。
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这是必经的过程。我国的GDP基数巨大,市场容量广阔,只要调整思路,不断改革创新,一定会在转型阵痛后迎来新生。
再拿产业发展来说,过去这些年,市场上一哄而上建起很多钢铁厂、水泥厂,时至今日,钢铁、水泥等行业都过剩30%左右,恶性竞争严重。
所谓“过犹不及”,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我在前年重庆召开的中国企业家年会上呼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适得其位和适可而止。”
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平衡、节制和可持续原则,过剩经济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修正市场,化解矛盾,通过以销定产等方式保持供与求、销量与价格的动态平衡,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行业与企业价值。
在做事方面,我主张中庸之道,就是把握“中道”,力求达到最佳状态,做事把握的点位最好处于0.618黄金分割点。
上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运用黄金分割理论,研究出著名的“优选法”,其后在全国广为应用,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作出了巨大贡献。我理想中的黄金分割点是:凡事不做激进派,不做落后派,做个促进派。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告诫我们,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做人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做事要把握分寸。
做企业也是一样,要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好企业与自然、社会、员工、竞争者的四大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前不久,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来中国做了一场演讲,他说自己所有的成功之道都抵不过八个字:敬天爱人、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信奉“至诚”之道,他是我敬佩的企业前辈,他完全是靠儒家文化、佛学教义等东方思想,先后做成了京瓷与KDDI两家世界500 强企业,80多岁时又临危受命,出任日航董事长,带领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迅速扭亏为盈。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中国有五千年文明,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思想能不能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稻盛和夫的故事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采用东方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做出世界级企业。
对于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是学西方管理学出身的,但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西方的很多管理思想都能在东方文化中找到答案,只是我们过去没有很好地发掘研究。
西方管理长于定量,东方管理长于定性,现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定量可以用模型计算,但是定性的内容,像人的心灵归属问题、企业的价值追求问题等等,却很难用计算机计算。
说到企业的价值追求,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是我很敬佩一家公司。这家企业是全球知名钢铁制造商,在韩国企业界举足轻重,朴正熙总统曾亲自为其奠基。
前年我去韩国拜访时,浦项钢铁CEO告诉我,他们按照环境、安全、质量、技术、成本的价值排序做企业,把关乎公众利益、环境与气候的事情放在前面,把赢利放在后面。
这一理念让我很受感动,同时也深受启发。今天我们正处于社会化阶段,在创造财富、分配财富和享用财富的过程中,每个企业都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为社会谋福利,为人民谋幸福,绝不能罔顾环境及他人利益,否则只能自食恶果。
我主张打造阳光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包括严格恪守商业道德,公开透明经营,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实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兼顾社会各方利益等等。
中国建材所属的曲阜中联就是个例子。这家水泥企业规模不大,只有两条日产2500吨的生产线,但由于在企业经营中成功运用了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成为国内管理最好的水泥厂之一,工厂一尘不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去年利润额和缴税额双双过亿。
企业的目标
做企业到底是为了什么?孔子讲“仁者爱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的仁者要有爱的真诚,真正的智者必须做事利仁。
企业要赢利,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以赢利为核心的,但企业不是单纯的经济组织,做企业的根本目的还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
我们应有仁者的素质、修养和胸怀,有感恩的心态和爱人的思想,以包容理念和利他主义精神,努力回馈造福社会。很多企业没有搞清这个道理,虽然赚了钱,但并不受社会欢迎,企业内部也矛盾重重。
做企业应该以人为本,在中国建材集团,这一思想还可以分解为“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其中,“企业爱人”正是我最近受“仁者爱人”思想的启发新加入的一句话,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要始终以人为中心,把实现人的幸福和价值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追求,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的主线。“企业是人”是指企业是人格化的、人性化的,被大家赋予了一定的性格和特征。
例如说起联想,大家会想到柳传志;说起海尔,大家会想到张瑞敏;说起淘宝网,大家会想起马云。“企业靠人”是指企业的一切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要靠领导者的带领以及广大干部员工的努力和付出来发展。
“企业为人”是指企业归根结底是为了人,包括企业人、投资人和社会人。“企业爱人”是指企业既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关心和爱护员工,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让大家有安全感、温暖感、幸福感。
中国建材集团现有18万员工,怎样让大家心甘情愿为企业工作?怎样增强企业的归属感?答案取决于“人”,更确切地说,是取决于员工内心涌动的精神文化。
不丹国总理吉美· 延礼在《幸福是什么》一书中提到国民幸福指数GNH——相对于以物质为本的GDP,GNH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这一概念是不丹前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1970年提出的,他认为幸福指数有四大支柱:一是政治和谐;二是经济增长;三是环境保护;四是文化传承。
不丹虽不是发达国家,人均GDP只有700美金,但其社会安定,国民幸福指数很高。曲阜也是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尤其是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得非常好。这些例子对于如何做企业、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很有借鉴意义。
利他主义应是做企业的原则,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企业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事情,常常利他才能达到利己,实现均富和共富。
拿企业竞争来说,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很多人想问题往往是直线型的,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好勇斗狠。
竞争真的应该这样吗?西方早期崇尚极端的市场竞争,也曾经历过打乱仗、打恶仗的竞争阶段,企业之间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结果发生了大规模倒闭潮和企业家跳楼的惨剧。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的自制力水平、平等互爱和诚信精神之上的,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引。
印度的水泥也过剩,产能利用率只有69%,但水泥价格从100到140美金不等,效益很好。印度是个佛教国家,在处理市场竞争的时候,心放得比较平。
相比之下,我们面对过剩时则往往比较浮躁,大家都想放量抢占市场,尤其是在市场下行时就更加恐慌,每家都想多产多销把对方打死,这就成了悖论。
前不久,我和爱尔兰CRH公司CEO阿尔伯特先生会面时,他很不解地问我“中国企业为什么这么打乱仗?”我说:“因为只顾眼前利益、自身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全局利益。”
对于水泥等过剩行业来说,该如何走出恶性竞争的“丛林”?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只看对立不看统一,只顾眼前之利、一己之私,盲目杀价竞争,结果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企业要树立“和”的理念,坚持共生多赢的思想,互相理解,互相忍让,互相帮助,顾系统、顾大局、顾别人,从恶性竞争到理性竞合,只有这样才能共渡难关,最终做好自己。
我经常出差乘飞机,这几年不同航空公司代码共享成了常事,去香港往往是国航、国泰、港龙等几家公司的乘客被安排到一架飞机上,其实机型差不多、机上服务也差不多,既方便了乘客、提高了航空公司的效益,也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从而航空公司从竞争走向了竞合。航空公司的竞合范例值得我们各个行业的企业思考和学习。
作为行业领袖,中国建材主张“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于行业利益之中”。多年来,我们带头进行发展理性化、竞争有序化、产销平衡化、市场健康化的市场竞合“四化”工作,积极探索节能限产、错峰生产、立体竞合、精细竞合、资本融合等多种竞合模式。
中国建材支撑起了行业的大伞,做了不少牺牲,但这么做是值得的。在去年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钢铁等行业日子不好过,但在中国建材的推动下,水泥行业却有良好的利润。
企业的选人用人
企业里有四件事很重要:一是选择合适的业务,二是选择合适的人,三是选择合适的机制,四是选择合适的管理工法。
在这四件事中,选人用人是做企业的关键。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认为,人的现代化之所以如此迅速,一是得益于电视信息的传播,二是得益于现代大规模工厂对人的组织训练和素质提升。
管理企业的艺术归根结底是管理人的艺术。《中庸》里面记载孔子说:“为政在人”,又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论语》中也比较多地讲到了识人、选人、用人和培养人的问题。
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企业选人用人的一个核心是重业绩,让能者上庸者下,树立好用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企业经营不善,往往和选人用人失误有关:一是用了不该用的人;二是用的人不能挑大梁,承担不起应有的责任。在选人用人方面,我对人格和品德格外看重。
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在其论著《呻吟语》中说:居人之上者“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情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其中深沉厚重是指具有厚重性格,并善于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这是做企业领导的首要条件。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如果一个干部品德不过关甚至存在大问题,那么他的能耐越大,对企业的损害就越大。所以,有才无德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用。当然,有德无才也不行,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个“好好先生”,做企业也不会有大起色。
孔子主张用学习的人。《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强调的都是要不断学习提高,学思并重、学行并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是中国建材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我们要求大家“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还提出了“五有”干部的口号,即有学习能力、有市场意识、有专业水准、有敬业精神、有思想境界,其中首要的就是强调学习能力。
集团在每个楼层都设立了读书角,每年都会给干部员工发几本书去阅读,今年还成功举办了几场读书会,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孔子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认为君子和小人并不是从出身职务上区分,主要是以品德而分。
孔子还把优秀的人定位于“士”,他把“士”分为三种表现,分别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也就是说,最低一等也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也为我们选人用人和培养人提供了参考。
]article_adlist-->企业的管理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说的“礼”,其实就今天讲的规范的制度,同时制度的坚持和维护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
西方人讲,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靠领导人自身的影响力,大企业则主要靠制度和文化影响人。
例如,一个铁匠铺的师傅言传身教很重要;而大公司的老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制度和缔造文化。做企业最怕行权乱和投资乱,要管住这“两乱”,最好的“防火墙”和“灭火器”就是制度。
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重组而来的企业,重组过程中最怕的是坏文化同化好文化,因此我们定的底线就是,进入中国建材集团的每一家企业都必须遵守我们的制度和文化。
孔子的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其实孔子讲的“天下为公”并不是简单的为人民服务的意思,而是民主管理,选贤举能参与管理。
这是因为人不是个体的存在,而都应该是社会性的存在,是“社会的人”,所以不能一意孤行,只考虑一己之私。这是“天下为公”的内在意蕴。现代公司制,之所以称之为公司,也是指要有民主、规范和透明的管理。
“君子和而不同”是企业决策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如中国建材集团的董事会会议就非常提倡这一点。我主张,董事会虽然是个决策机构,但讨论问题时应该像个学术组织,不能一团和气。
作为董事长,我既要让大家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又要有个一致性的决定,这其实就是处理好和与不同的关系。
孔子要求做事应达到尽美尽善,也就是说要尽量做到完美,这应该是企业管理者的最高境界。精细管理、六西格玛管理都是追求尽善尽美的管理,台塑集团的价值观是“永续经营,止于至善”,所谓至善指的就是理想中道德修养的最完美境界。
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的思想,也可以作为我们“对标优化”管理的思想基础。对标优化是中国建材最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包括对外对标和对内优化。对外对标,是指学习外面的标杆企业。
比如我们曾与海螺水泥对标,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再如,一条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欧洲工厂定员150人,过去我们定员300人,但现在我们在泰安的水泥厂只有100多人,生产线做到了无人值守。
对内优化,顾名思义,是指在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开展对标,就像袁隆平选稻种一样,逐步优化业务指标。
“道千乘之过,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主张节用爱民,提出执政者要把厉行节约和爱民结合起来。
这一思想应用于企业就是要做到先进简约。企业尽量不做非生产经营性投资,经营过程中尽量压低成本,降下来的成本应尽量用于提高职工待遇上。在企业所有的投入中,投给职工收入的成本应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
孔子主张终身学习、建立互动式组织学习,主张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美国学者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要进行五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加强团队学习、实现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进行系统思考。
其实《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在深度会谈和互动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我们今天推行的学习型组织从中可以得到有益启示。
企业核心价值观
孔子主张“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主张“仁、义、礼、智、信”,西汉时期董仲舒将其提升为“三纲五常”。
实际上,“三纲五常”虽在后世的实践中有所偏颇,带有了封建性的糟粕,但作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曾维系中国社会上千年,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归根结底是人的组织,树立良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取向和文化纲领。例如,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分别代表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中国建材集团有一整套企业核心价值观,从宏观到微观,从企业到个人,都有非常完整的描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宗教,杰斯帕·昆得在《公司精神》一书中说:“在未来的公司内,只有信奉者生存的空间,而没有彷徨犹豫者立足的余地。”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一个企业团队应该是由一群拥有共同愿景、对事业有着忠实信仰的人组成的,不信奉企业价值观的人不在此列。
中国建材集团的企业使命是“善用资源o,服务建设”。建材是高度依赖资源能源、对环境有一定负荷的行业,所以要善用资源,追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同时也要有服务意识,包括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行业结构调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现在,中国建材集团正在研究“加能源5.0”绿色小镇项目,在房屋建设中采用地热、光热、光电、家庭风电、沼气等五项增加能源供给的方式,不但不耗费外界能源,还会向外输出能源。
现在中国农村有300亿平方米的房子,95%的房子不抗震、不节能、不环保、不舒适,新型房屋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5年,我们将在国内陆续打造更多的绿色小镇,并以此为基础,串联成片,打造绿色生态城。
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创新、绩效、和谐、责任”。这八个字已沿用多年,成为中国建材集团18万员工共同的坚持。
创新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绩效是指做企业要有持续一流的绩效;和谐是指企业要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竞争者和谐、与员工和谐;责任是指自觉履行央企应负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
中国建材集团的人文环境是“三宽三力”。“三宽”是指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中国建材集团是由上千家企业重组起来的,因此必须有包容的文化,不仅包容大家的优点,还要包容大家的不同。
“三力”是指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三宽三力”为企业植入了强大的融合基因,使联合重组具备了牢固的企业文化根基。
中国国建材集团员工的行为准则是“敬畏、感恩、谦恭、得体”。
敬畏,是指干部员工要遵纪守法,在一定的规则内行事,绝不能超越底线;感恩,是指要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组织、感谢他人、感谢社会给予的关心、爱护和信任,并以感恩之心予以回报;谦恭,是指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骄傲,不自满,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头的事,做人做事不张扬;得体,是指举手投足要代表央企,说话办事要三思而后行。
正因为有了这套文化理念,多年来中国建材集团一路向前,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快速发展,从草根央企迅速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文化是企业之魂,解决的是大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一起干什么的问题。打江山靠的是战略和执行力,守江山靠的则是一流的管理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我总结为“文化定江山”。
企业家精神也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人们常讲企业家精神是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但现在我们认为企业家精神应是创新精神和坚守精神。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滩是冒险家的乐园。
改革开放后,创新创业的机会很多,而且机会成本不高,所以冒险被当作企业家的特质。
但实际上,企业家精神不应含有冒险精神,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的主要任务是把握机遇,而不是甘冒风险。孔子讲“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但同时也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做企业从来不应盲目冒险。
今天上午,一尊大型孔子塑像在曲阜正式揭幕落成,这座塑像庄严、自信、祥和。我在现场时,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感动的热泪盈眶。
《论语》里讲,如果祭祀先辈和神灵,我们就得心念着先辈和神灵,而不能只当个仪式走走过场。
我们看孔子的雕像就得把它当成至圣先师本人,而不是一件艺术品,如果怀着这样的感情站在雕像下,我们就会泪流满面。
西方历史上也有很多大思想家和先贤,但他们往往是仰望星空,进行理性和逻辑思维,优点是注重求证、逻辑清晰和态度严谨,缺点是过于教条、缺少辩证。
中国的先贤则往往从朴素的生活出发,进行感性和辩证的思维,从治国理政、为人处事的角度,从日常的观察和思考,研究人的心灵和行为,优点是有很强的管理和教化作用,能够对心灵产生指引,缺点是缺少严密的逻辑和系统的归纳。我们今天任务就是古为今用、中西合璧,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有媒体报道,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2012 年,在中国雕塑大师吴为山(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为联合国大厦雕塑的孔子像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无不感慨地说:“孔子的雕塑让我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在儒家传统中长大,儒家思想对我一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孔子教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至今日,这番话依然是真理。
我也常想,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就应该是“仁”,内容是仁者爱人,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孔子处事原则就应该是“恕”,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今天已然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高科技时代,人类一天创造的财富可能比孔子时代一年创造的财富还要多,但人类却感到空前不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交织在一起。
在这个时刻,让我们静心聆听孔子的心声,用先贤的哲理净化浮躁的心灵和蒙尘的记忆。在这个时刻,让我们重拾古老而纯朴的价值观,找到心灵的栖息地,从容而淡定地走向未来。
好文推荐:]article_adlist-->《付鹏22分钟演讲:真问题,真敢讲》]article_adlist-->排版 | 米禾
编辑 | 米小白主编| 孙允广
]article_adlist-->(转自:正和岛)合法的配资炒股平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